微博、抖音热搜数十条,B站热搜登顶,微信指数破亿,QQ音乐飙升榜前十位占到九个名额,音乐渠道热搜包办前三,《爱你》登顶榜首。王心凌自《披荆斩棘》播出后的“回春”效应,改写了华语乐坛此前的天花板。和安室奈美惠、玛丽亚·凯莉这些日本和欧美乐坛一线歌手“回春”最大的不同是,她们沉寂多年后再次杀回顶峰往往都用转型洗刷掉早年的刻板形象,而王心凌,则仍然靠着“经典皮肤”——JK制服、18年前的《爱你》以及经典舞步,赢得了全网喜爱。
《披荆斩棘》初舞台上,王心凌再次唱起《爱你》。
自2005年的《闪烁2005(新歌+节奏精选)》这张唱片里《Da Da Da》换上能够稍能展露身段的黑裙子开端,王心凌的转型持续了17年,但最终,仍然靠着2004年开端爆红的姿态降服全网。对华语乐坛来说,这是走运却又是不幸的。
当下的音乐现已无限趋近于互联网产品
先说不幸的部分:2022年5月,乐坛最热的两个论题,一是王心凌“翻红”,二是周杰伦演唱会重映,华语乐坛好像一向困在千禧一代的泥淖之中。而这悉数,其实2005年就注定了。
2005年,在后来的回忆里被称为“神仙打架”。在这一年里许多歌手都发了他们职业生计里质量最高的唱片,王心凌也在一众强者里稳稳守住自己“少女偶像”的蛋糕。但这不是故事的悉数,2005年爆红的相同有别的一些歌:《那一夜》、《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假如单纯以受众广度来判别,这些歌乃至并不输给周杰伦和陶喆,触及到了5到80岁的全部听众。
这些制造简略却也朗朗上口,且一定有15秒到20秒强回忆点的歌,在短视频年代乃至得到了传承,上一年TME盛典的“华语乐坛十大热歌”,皆与2005的彩铃爆款类似:制造形式简略、大批量出产、朗朗上口、强回忆点。乃至,早年制造一首所谓网络歌曲尚需求MIDI键盘和一台电脑,当下的乐坛则是一台手机搞定悉数制造流程的年代。
《2020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的计算显现,2020年一年华语新歌数量为74.8万首,超越2017年至2019年三年新歌数量的总和。发歌歌手人数到达13.3万,其间初次发行歌曲的华语新歌手人数比2019年扩展了一倍多——制造这些音乐的不再是唱片公司,而是孵化音乐人的MCN公司。
为何王心凌只需求一个舞台就能掀起盛行的浪潮?其实“周王陶林五月天、四大三小苏打绿”当下还在活泼,实质就在于:他们仍旧能够捉住唱片年代的受众。那为什么没有新的音乐人去抓这批受众了呢?答案是——性价比不高。
到5月25日QQ音乐飙升榜,前十八位排名中,王心凌的歌仍然“霸榜”占有17席。
仍是拿王心凌举例,她是艾回(爱贝克思)在我国商场签下的榜首位演员,练习花了三个月,生意公司大声音乐又把戏曲约给到其时台湾地区最大的偶像工厂乔杰立,在出道之初就能在《西街少年》这样的当红偶像剧里拿到人物。榜首张专辑《Begin...》的词曲装备皆是尖端水准,但“灰姑娘”的定位出现问题,导致销量只要6万张。在第二张专辑《Cyndi loves you》里,穿上高中制服的王心凌才总算得到商场认可。
无独有偶,2022年5月,另一位被思念的千禧一代的周杰伦,出道时相同是阿尔发唱片公司买下了电视台很多时段,播映他的MV来打歌。
再看看当下,在以功率为首选项的乐坛,这种资源砸在歌手身上是不被答应的,本钱不再像唱片年代那样会给乐坛新人这么多试错时机。仍是拿王心凌的比如来说,此次王心凌“翻红”,各个公司是会挑选从头培育一个与她成功形式类似的少女偶像,仍是直接吃现成的,尽力达到和王心凌的协作时机以期从她这儿分一杯羹?答案清楚明了是后者。
即使有打造下一个王心凌的资源和时机,也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挑选冒着现金流或许开裂的危险去这么做。批量出产一千首6415、4536和弦的爆款,其间某首刚好搭上短视频风潮成为热歌,才是现在最常见的运作形式。
不是我国人变得不会做音乐才出不了巨星,也不是周杰伦和王心凌挡了晚辈的路。是因为现在的音乐现已无限趋近于互联网产品而非艺术品,乃至持续透支王心凌的形象赌一把她能“回春”,也比打造下一个王心凌的时机更大。
对“少女偶像”年岁的容纳度在进步
但也有走运的当地——王心凌这一次总算不需求再被强逼转型了,而这背面的原因则是:对少女偶像年岁的容纳度,正在进步。
王心凌为什么有测验过转型?其实实质原因在于,当年的干流言论并不承受年过25岁的女偶像,这不仅在我国,整个东亚都是如此——日本的“四八系组合”中的成员,假如年岁稍长仍未结业,在粉丝集体中得到的点评就会十分尖刻,韩国女偶像相同如此,少女年代、Twice这两组代表女团,在全部成员进入20代后半段时,就简直不谋而合从香甜的风格转型。
“转型”二字或许也是王心凌星途里的阿喀琉斯之踵(编者注:指丧命的缺点),从爆红的第二年就开端往性感方向转进的她,形象一向翻云覆雨、犹豫不定。分明在2006年的《Magic Cyndi》里现已走轻熟女风格的她,到2011年的《(黏黏)》又梦回2004。直至现在,王心凌仍在被乐评人们批判是不肯走出舒适区、没有背水一战的志气。
从过往专辑封面中能看到,王心凌从前几度测验转型。
可为什么要有这种志气?为什么非要转型?20年曩昔,咱们都知道王心凌骨子里便是个扭捏顽强、喜爱香甜风格的少女,但年岁大了些,这种形象就不再被答应。30岁的女人再唱少女风格的歌,会被批判为不思进取。这种言论和干流乐坛奖项的要求,与王心凌本身特色之间的拉扯贯穿着她20年的歌手生计。顶峰也好、低谷也罢,王心凌每次的新著作都要面临一个最凌厉却也无理的质疑:你凭什么在这个岁数还要心爱?
现在“80岁还要做甜心奶奶”的宣言,以及宣言之后“甜心奶奶”一词得到的认同乃至激赏,让人看到了归于华语乐坛好的一面:即使“超龄”,心爱、香甜也仍然是被答应,乃至会被跟随的。对女人力气的了解总算愈加多元:不是只要看起来“女王”、心直口快和“拽”的,才干被称之为有力气。
王心凌想通了,咱们也都想通了,她自由地照她期望成为的姿态就好,不是到了某个年岁,就要有必要承受转型的强逼。
真好,咱们仍然具有香甜的王心凌。
《披荆斩棘》节目中,王心凌谈到被叫“八十岁甜心奶奶”也蛮好的。
撰稿/罐头辰(娱评人)
修改 田偲妮
校正 陈荻雁